106.06.30 加味精真的不好嗎?認識鮮味怎麼來

106.06.30

加味精真的不好嗎?認識鮮味怎麼來

˙文章出處:食力Foodnext

˙時 間 : 2015.12.18

˙作 者 : 林鈺雯

˙圖片來源:食力Foodnext

在酸甜苦鹹之外,代表第五個味道「鮮味」是二十世紀初由日本東京大學化學教授池田菊苗發現的,是一種最穩定的谷氨酸鹽,後來被大量生產為「味精」。早年從海藻提取或麵筋水解而來,現在則大多使用澱粉、糖蜜為原料,以微生物發酵製成,當中主要的化學成分是麩胺酸鈉(Monosodium glutamate,簡稱MSG),是「左旋麩胺酸」的單鈉鹽,也稱麩胺酸單鈉,也叫做谷氨酸鈉或麩酸鈉。

  舌頭敏感的外食者,會以「嘴唇周邊與舌頭感覺到刺痛」來判別店家湯頭與調味醬中是否有加入味精,用餐後會口乾舌燥一直想喝水。外食選擇時甚至會要求不加味精,而自己做菜時加入味精一定不好嗎?

  味精是食品添加物的調味劑-鮮味料之一,跟白糖、鹽與醋都是家中常用調味料,關於味精的壞事主要來自美國七零年代開始流傳「中國餐館症候群」,就是中國菜餐廳會過度使用調味料,讓敏感的人吃了會有口乾舌燥、頭痛噁心等綜合症狀。

  事實上,在肉類、乳製品、及農產品中都有味精的主要成分--麩胺酸鈉,根據國際麩胺酸鈉資訊服務單位(IGIS)研究,我們每天正常的飲食中大約會攝取到約20克的麩胺酸鈉,也就是說,鮮味無所不在,要注意的是:吃得多不多。

味精怎麼做的?

  現在的味精從發酵法製作出來,方法與酒、醋類似,鈉通過中和步驟則在後期添加。在發酵過程中所選用的細菌(棒形菌)採用了從甜菜、甘蔗、木薯或糖蜜中所取得的氨和碳水化合物進行培養,把胺基酸分泌到發酵液中,從此處分離出L-麩胺酸鹽。發酵所得L-麩胺酸鹽與氫氧化鈉或碳酸鈉中和後脫色精製而得。

  麩胺酸鈉有兩種形式。麩胺酸鈉可以和其他胺基酸鍵結的形式作為蛋白質的一部分,也可以一種游離態麩胺酸鈉的型態在植物和動物的組織中發現,含有高量游離態麩胺酸鈉的食品,例如乳酪和成熟的蕃茄,經常被製作為醬料來添加風味。

含鈉量高 不過量食用

  為了提升食品的鮮味,增強消費者喜好,味精常被添加在加工食品:水產煉製品(丸類、餃類魚板、仿蟹肉、天婦羅等),肉類加工品(肉乾、火腿、香腸等),速食粉末湯與濃縮湯。

  由於味精的含鈉量是食鹽的1/3,平常烹調若等量添加時,味精並不會與食鹽同樣影響嚴重。但對於罹患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肝臟、腎臟等疾病的「限鈉患者」來說,仍須嚴格控制。

  由於麩胺酸鹽是人腦中較為重要的神經傳送素,在學習和記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神經病學家對於食物中的麩胺酸鈉(MSG)可能會產生的副作用所實施的研究仍在進行中,但仍未有決定性的研究。

           動物實驗中,麩胺酸鈉在非常高的劑量才會引起急性毒,沒有顯著的慢性毒性、致畸胎性或基因毒性。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U.S. FDA)在1995年7月曾公佈研究報告,其結論是對一般人而言,食用正常消費量的味精是安全的,且無任何證據顯示食用味精和任何慢性疾病有關。   

           目前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(FDA)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(FAO/WHO)專家合組而成的食物附加劑專家聯會(JECFA)及歐洲聯盟食品科委員會(SCF)等單位,認定味精為安全的食物添加劑。對喜歡吃中式料理的吃貨們來說,「味精」可能也幫助增加了喝水與其它飲料的頻率。

106.06.29午餐

糙米飯(280kcal)
香酥雞塊(210kcal)
咖哩洋芋肉末(100kcal)
彩椒青花菜(45kcal)
蘿蔔排骨湯(30kcal)

106.06.28油脂酸價檢測

1. 依據衛生福利部發布之衛署食字第0980461015號公文說明,當餐飲業油炸油之酸價超過2.0(mgKOH/g)時,應立即更新。

2. 依據所使用之3M油質快速檢測試紙之操作說明,油質應於第一呈色區完全變黃色時,更換油質。

檢測日期:106.06.28
檢測樣品:蒜味豬排
檢測流程:

a.在油炸油溫度120~190℃時取樣,
將試紙往下浸泡至四格藍色的格子都泡到油質。

b.放於紙巾上,等待一分鐘後觀察顏色的呈色變化,
比對呈色表後判定油質是否合格。

*3M油質老化檢測試紙使用說明:





106.06.28午餐

洋蔥鮭魚蛋炒飯(485kcal)
蒜味豬排(195kcal)
蛋酥白菜滷(55kcal)
桂圓銀耳露(40kcal)
餅乾(65kcal)

106.06.27蔬菜農藥殘毒自主檢驗


106.06.27午餐

胚芽飯(280kcal)
蕃茄豬柳(220kcal)
麻辣腸旺豆腐(180kcal)
開陽高麗菜(45kcal)
三絲湯(30kcal)

106.06.27 六月份員工教育訓練

一、 研討事項:

1-1本月供餐檢討。(六月份)

二、 訓練課程內容:

主題:廚務作業常見缺失與改善方法

1) 廠區天花板及出風口的管理:天花板密合度良好且出風口清潔。

2) 作業現場使用的盛裝容器應保持平滑、無凹陷或裂縫。

3) 烹調區垃圾桶建議選用腳踏式有蓋垃圾桶為宜。

4) 配膳室屬清潔區,其空氣濾網應定期清洗,並根據使用效能做更換。

5) 調味料拆封後如以另外容器盛裝,請註明進貨日或有效日及品名。

6) 現場作業籃框為避免食品受汙染,以顏色做使用區分。

7) 器具清洗後使用沸水殺菌,交叉疊放於清潔區作業檯面晾乾。

8) 半成品於冷藏冷凍庫暫存時應標示名稱及日期,並包覆或加蓋。

9) 掃具及清潔用品應貯放於定位專區,不可任意擺置在作業場所。

10) 食材進入烹調區,應拆除外箱;乾料、冷藏冷凍庫可保有外紙箱,但應注意紙箱之清潔與完整。

三、上課照片


106.06.26蔬菜農藥殘毒自主檢驗


106.06.23非基因改造豆腐、豆干過氧化氫試驗

一、據行政院衛生署所頒布之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」規定,過氧化氫於食品中不得殘留。

※ 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,為家庭中常用的漂白劑及消毒劑。我國規定過氧化氫可使用於食品(麵粉及其製品除外)作為殺菌用,但在最終產品中不得殘留。食品加工所使用之過氧化氫必須為食品級。

二、依據所使用之快速檢驗試劑之操作說明,實驗操作後試紙不變色者,表示樣品過氧化氫含量為0 mg/L Peroxide,樣品檢驗合格。

三、檢驗過程:
檢驗日期:106/06/23
抽驗樣品:非基因改造豆腐、豆干
製造廠商:上林自製
檢驗過程:

(1) 於檢體溶液放入過氧化氫快速檢驗試紙。

(2) 試紙比對色階。


106.06.26午餐

白米飯(280kcal)
三杯雞丁(245kcal)
彩蔬五柳條(125kcal)
三絲油菜(45kcal)
海芽味噌湯(30kcal)

106.06.26餐具脂肪殘留物檢驗

油脂殘留檢驗:
檢查餐具或食物容器上有無殘留油脂,判定是否清洗乾淨。
a. 檢驗日期: 106.06.26
b. 檢驗項目: 1)不鏽鋼配膳器具
c. 檢驗步驟:
將蘇丹試劑滴於餐具上用水輕輕沖,使試劑擴散,
如有油脂殘留則會有紅色斑點。



106.06.23 嗶嗶!澳洲媽媽幫小孩帶錯午餐收到警告單?

106.06.23

嗶嗶!澳洲媽媽幫小孩帶錯午餐收到警告單?

˙文章出處: 食力Foodnext

˙時 間 : 2017.03.13

˙作 者 : 蘇楓雅

˙圖片來源: 食力Foodnext

  帶午餐盒上學也許是某些國家早已遺忘的文化,在澳洲卻是主流,因為營養午餐非常罕見。2017年2月初,南澳省某幼稚園發出的午餐「警告單」在網路爆傳,躍上世界頭條,掀起家長與學校間的軒然大波。到底孩子的飲食該由誰來作主把關?

一塊巧克力蛋糕招來丟臉的警告單

  南澳的ㄧ名母親因為把一小塊巧克力蛋糕放進3歲女兒的午餐盒,而收到幼稚園發出的「警告單」。單子的苦瓜臉圖案下面寫著:「今天您的孩子帶了屬於『紅燈食物』的巧克力蛋糕,請選擇並攜帶更健康的食物到幼稚園來。」這則新聞瞬間引起媽媽社群齊吐苦水,抱怨很多孩子因為午餐不符合校方的營養標準,不得已只好原封不動帶回家,最後餓肚子一整天。

幾星期後,南澳的另一名母親也在女兒的午餐盒裡接獲一張「警告單」,原因是她讓孩子把「零食(sometimes foods)」帶到幼稚園去。警告單上寫著:「噢歐!!抱歉,蛋糕是零食。今天您孩子的午餐盒裡有『零食』,不符校方的『健康飲食規範』!我們已為您的孩子另外提供了更健康的食物(微笑符號)。若您需要飲食選項的建議,歡迎聯絡教職人員。」這名母親憤怒地表示,教師的告知方式頗高傲,況且午餐並非只有一塊蛋糕。園方則反駁道,由於2017年發現高糖食物嚴重影響學生行為,經家長們協助後共同制訂了「健康飲食規範」,而「警告單」使用的語言與學生的飲食教育課程實屬一致。對此,教育部的回應是,教育機構須依法參照「健康飲食方針(Healthy Food and Drink Policy)」自立並實施適當校規,家長的參與是關鍵,把警告單放入午餐盒「並非標準做法」,教職員應檢視相關通知與宣導辦法。

什麼是午餐盒「紅綠燈」管制?

  澳洲學校鼓勵家長為子女篩選營養健康的食物當午餐,以防範、減少蔓延全球的「兒童過胖症」。一般最普遍使用的就是「紅綠燈」系統,將食物與飲品依營養含量分類:綠燈是「每日食用」的高營養、高纖、低熱量食物,如全麥吐司、新鮮蔬果、雞蛋;黃燈是「小心挑選」的加工食品,如披薩、馬芬蛋糕、餅乾;紅燈是「偶爾零食」,如甜甜圈、糖果、冰淇淋、飲料,屬校園禁帶品。一份營養滿分的午餐應含有必要的食物類—蔬菜、水果、麵包、榖片、乳製品、蛋白質,不含任何加工食品及工廠包裝的食物。所以,校園除了有「紅綠燈」午餐盒的督導外,還會加強宣導孩子攜帶「無包裝食物(nude food)」。

用「綠燈食物」提升健康活力

  已有研究指出,吃對食物可改善學童的行為:從綠色蔬菜及乳製品攝取鐵與鋅,可減輕過動兒的症狀;食用雞蛋及鮪魚,增加Omega3的攝取,可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和衝動行為;減少食用高糖食品,可避免或減少兒童「食糖後興奮感(sugar high)」及過動行為。

  想培養孩子的健康飲食觀念,需多方配合才能產生效果。2017年2月中旬,澳洲53所機構的上百名專家與省政府、聯邦政府協力,預定擬制政策拯救全國的過胖危機,其中包括在校園及運動場所禁止垃圾食物,以及在黃金時段禁播零食、速食的電視廣告。目前全澳27%的孩童屬過胖,若不改善,這群孩子極可能會變成肥胖的大人,加重醫療與社會負擔,延伸為納稅人的痛。   2007年,雪梨曾發生一起學生因花生過敏致死的意外,從此澳洲各省的幼小中高校致力打造「無堅果(nut-free)」環境,禁止學生帶花生、堅果及交換點心或午餐;隨著「過敏世代(Allergy Generation)」的過敏原變複雜、過敏性急救增多,有的學校甚至禁帶奇異果、香蕉、雞蛋、美乃滋。或許有很多家長會認為,把什麼放進午餐盒純屬個人自由,可是當我們選擇的食物會危及孩子的健康、甚至生命時,有沒有可能擔起社會責任?如同搭乘國際航空,為了所有乘客的舒適、健康與安全,誰也不能攜帶煙火或偷渡肉鬆。邏輯很簡單:帶錯食物入境校園,就等於埋了一個具有破壞力的潛在危險。
  編按:澳洲的新威爾斯州則於2017年2月28日公告,州內針對學校餐廳餐食將由紅綠燈系統調整為五星評分制,預計3年內實施完成。澳洲各省只要符合國家公布的「健康飲食規範」,皆可執行自己的「營養午餐盒平分校規/機制」,而使用紅綠燈系統則較常見。新威爾斯州將上路的五星評分制,也暫時不會影響到其他州的執行。

106.06.23廚房每週清潔作業

時間:106.06.23 (五)
清潔內容:
1. 各個環境區域
2. 加強
清潔辦公室及氣浴室




106.06.23午餐

地瓜飯(280kcal)
彩椒肉柳(215kcal)
滷味雙拼(130kcal)
蒜炒青江菜(45kcal)
珍珠奶茶(125kcal)

106.06.26~06.29週菜單


106.06.21蔬菜農藥殘毒自主檢驗


106.06.21晚餐

白米飯(280kcal)
酸甜咕咾肉(225kcal)
鮮瓜燴什錦(75kcal)
蒜香炒A菜(40kcal)
紅豆西米露(145kcal)

106.06.21餐具澱粉殘留物試驗

澱粉殘留檢驗
檢查餐具或食物容器上有無殘留澱粉,判定是否清洗乾淨。
a. 檢驗日期: 106.06.21
b. 檢驗項目: 1)飯瓢
c. 檢驗步驟:
將碘試劑滴於餐具上,若有澱粉存在會有藍紫色出現。


106.06.21油脂酸價檢測

1. 依據衛生福利部發布之衛署食字第0980461015號公文說明,當餐飲業油炸油之酸價超過2.0(mgKOH/g)時,應立即更新。

2. 依據所使用之3M油質快速檢測試紙之操作說明,油質應於第一呈色區完全變黃色時,更換油質。

檢測日期:106.06.21
檢測樣品:日式豬排油炸油脂
檢測流程:

a.在油炸油溫度120~190℃時取樣,
將試紙往下浸泡至四格藍色的格子都泡到油質。

b.放於紙巾上,等待一分鐘後觀察顏色的呈色變化,
比對呈色表後判定油質是否合格。

*3M油質老化檢測試紙使用說明:




106.06.21午餐

味噌鮮蔬拉麵(415kcal)
日式豬排(195kcal)
蔬菜關東煮(70kcal)
小魚豆腐湯(30kcal)
巧克力餅乾(65kcal)

106.06.20午餐

紫米飯(280kcal)
香滷雞腿(195kcal)
福菜筍乾肉丁(95kcal)
木須高麗菜(45kcal)
海芽蛋花湯(25kcal)

106.06.16 細數水果激素謠言,你上當了沒?

106.06.16

細數水果激素謠言,你上當了沒?  
    
˙文章出處: 食力Foodnext

˙時 間 : 2017.04.09

˙作 者 : 農業專家 / 柴幗馨

˙圖片來源: 食力Foodnext

  20世紀開始植物學家發現,植物分泌的天然「化學分子」例如生長素(吲哚乙酸)、激勃素(GA)、離層酸(ABA)、乙烯的「植物賀爾蒙」。能夠以極少量的濃度(ppm)影響植物發育,比方生長素能促進根系發展、激勃素能幫助果實膨大、乙烯能加速果實成熟等作用。

  植物激素不但化學結構單純,甚至已經存在於自然界,人工合成容易。同時又具高度物種專一性,只對植物有效,不會影響動物生理反應。爾後以「人為方式」,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,調整農作物生長,例如種子發芽、莖節伸長、誘導開花、果實發以及果實成熟等技術便成為全球農業發展主流。

而過去曾傳過許多水果使用激素的謠言,更需要一一來破解!

香蕉頭尾綠中間黃,就是塗抹催熟劑人工催熟,多吃容易致癌?
  根據都樂香蕉生產公司的香蕉轉色表,頭尾綠中間黃的為後熟香蕉,即還未成熟便被採收下來,不在香蕉樹上熟成的果實,無法由外觀判定是否為人工催熟。決定香蕉由綠轉黃的關鍵,正是內生的植物激素-乙烯。香蕉在產季時往往有成熟度不一致的現象,這時農民便使用人工催熟(不是塗抹催熟劑),一種礦物類的有機資材「碳化鈣」俗稱電石,讓少量電石在常溫常壓下,與空氣中的水氣接觸後,便揮發出功能類似乙烯的氣體-乙炔,乙炔與乙烯有相同特性,都能讓綠色的香蕉轉變為黃色。

  根據台灣有機農產品生產法規,電石是「政府認證」的合法有機資材,連最嚴格的有機栽培都能夠使用,何來致癌風險?更何況乙炔為氣體分子,很容易飄散至大氣中並裂解為水蒸氣,對環境亦無傷害。

小心!蒂頭未成熟就變黑的芒果別吃,因為使用生長素催熟?

  坊間流傳「蒂頭未成熟就變黑、果實顏色過於鮮豔、果肩不明顯、果皮光滑沒有果粉等,就是使用生長素催熟的芒果。」其實蒂頭成熟速度常與貯存環境有關,無法判定是否為催熟,且無論是否使用催熟,果皮顏色都可能很鮮豔。此外果實外觀與品種有關,自然熟成的芒果亦有可能因下雨或運送中的碰撞,導致表皮沒有果粉。

  根據前高雄農業改良場場長黃昌說明,芒果結果期間,農民使用合法的益收生長素乙烯利,一種加水會釋放乙烯氣體的白色體控制芒果採收期。乙烯就像一氧化氮一樣,為原本就存在於空氣中的微量氣體,亦不在環保署表列的有害氣體清單。乙烯利具有易水解的特性,不易殘留在環境中,就算殘留在芒果表皮也能經由自來水沖洗去除,果皮原本就非食用部位,無須擔心會造成健康危害。

草莓中間空心、過大或畸形都是加了膨大劑,吃多恐傷身?
  膨大劑為激勃素的俗名,極微量的人工激勃素就有促進果肉生長的效果。激勃素具有高度植物專一性,對動物及人類沒有健康影響。過量使用激勃素反而導致果實發育不良而影響口感,造成農民損失,因此很少有濫用激勃素的狀況發生。草莓結果時高溫逆境與肥培管理不當,都會造成果實中央空心的現象,與噴灑激勃素沒有直接關聯。果實大往往與品種有關,亦無法從大小、顏色分辨是否使用人工植物激素。

鳳梨芯大太不能吃,是噴了生長激素?

  早期台灣鳳梨主要以外銷做加工罐頭為主,因此農民使合法的生長素增加收穫量。然而現在消費者喜歡吃甜度高的鳳梨,若使用生長素反而讓果實吸收更多水分,增加果實重量與體積,但卻導致甜度下降,賣不到好價錢。此外由於品種改良技術的進步,優質鳳梨品種例如金鑽鳳梨等不斷推出,不再需要使用這些生長調節劑就能種出好鳳梨。

別讓水果激素謠言傷害台灣果農,台灣農民最常使用的益收生長素與電石,長期以來皆應用在芒果果實、鳳梨催花等技術。由於這類果實成熟時間或開花期往往不一致,又或者採收期容易碰上颱風造成災損,為了降低農損,運用人工轉熟或是採收後催熟,便是果樹管理最好的經營策略。幾十年來的優質管理技術不但提升農民經濟收入,也成就台灣水果王國的美譽,最頂級的芒果、鳳梨以及香蕉等也外銷到日本、中國以及東南亞市場。然而,農民與改良場多年的功勞,卻被少數團體打著食安旗幟刻意汙名化,只能希望聰明的讀者能理性思考,明辨是非,與農民一同努力讓台灣農業有更美好的將來。

106.06.16廚房每週清潔作業

時間:106.06.16 (五)
清潔內容:
1. 各個環境區域
2. 加強清潔清洗區地面、牆面及洗碗機簾子清洗






106.06.16午餐

白米飯(280kcal)
蒜香滷雞翅(195kcal)
芹香干片(125kcal)
金菇燴三絲(55kcal)
八寶甜湯(95kcal)

106.06.19~06.23週菜單


106.06.15晚餐

白米飯(280kcal)
豆瓣鮮魚(200kcal)
蔬菜關東煮(130kcal)
蠔油芥藍菜(45kcal)
黃瓜肉片湯(30kcal)

106.06.15餐具脂肪殘留物檢驗

油脂殘留檢驗:
檢查餐具或食物容器上有無殘留油脂,判定是否清洗乾淨。
a. 檢驗日期: 106.06.15
b. 檢驗項目: 1)不鏽鋼盛菜盆
c. 檢驗步驟:
將蘇丹試劑滴於餐具上用水輕輕沖,使試劑擴散,
如有油脂殘留則會有紅色斑點。



106.06.15午餐

燕麥飯(280kcal)
壽喜燒肉(220kcal)
珍味蝦捲(140kcal)
雙色高麗菜(45kcal)
羅宋湯(30kca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