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5.01.29
你已經吃出糖尿病 不可不知的「糖醣」飲食陷阱
文章出處:常春月刊389期(2015/8/06)
作者: 龔善美
圖片來源:常春部落格
因應國人對潛在「糖」的危害缺乏「知覺」,包裝食品強制標示「含糖量」的措施才開始實施,但面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「糖」,還是有許多「眉眉角角」需要民眾自行留意。
散裝食品糖量「盲」不可知
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,根據衛生福利部剛施行的「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」中,已增列糖含量為強制標示的項目,業者必須將產品中所含糖量(包括額外添加的及食品本身含有的)加總起來標示,也就是目前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,都應該顯示出「碳水化合物」之總「醣」含量,並清楚標出「糖」與「膳食纖維」的含量。
其中「碳水化合物」即「醣類」,「糖」則是指「單醣」與「雙醣」的總和,而「膳食纖維」則是指人體小腸無法消化與吸收之3個以上單醣聚合之可食用的碳水化合物及木質素;在碳水化合物熱量的計算方面,碳水化合物(含糖)每公克熱量以4大卡計,但加以標示膳食纖維者,則以每公克2大卡來計算。
對於糖尿病患等需要限制糖攝取量的人來說,新施行的包裝食品營養標示,更能方便他們計算熱量與控制飲食;對一般民眾而言,也能清楚得知自己究竟是否吃入過量的糖而有影響健康的疑慮。
不過,劉怡里提醒,脫離了「包裝食品」的範疇,像是沒有包裝容器的麵包、餅乾、散裝零食、搖搖杯飲品等,則是由業者自主管理,究竟其中含有多少砂糖、冰糖、果糖或高果糖糖漿等「精緻糖」,則非經檢測就不得而知。
女性1天限吃4顆方糖 男性1天限吃4.5顆方糖
用糖提味,講究的是生活品質,當講究健康時,根本是糖越少越好。劉怡里指出,因為精緻糖不在建議攝取營養素的範圍之內,最好是0%,都不要吃進體內,因此,並沒有「每日參考值」可供依循。不像「碳水化合物」雖屬於「醣類」,卻是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素,每日參考值為300公克(4歲以上)。
不過,從攝取量的上限來看,糖的攝取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%,若以每日攝取總熱量為1600大卡計算,據此換算出女性的上限為8顆糖,男性為9顆,以方糖1顆5公克計算,則女性不宜超出40公克,男性不宜超過45公克。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,更理想的糖攝取量應再減半為總熱量的5%以下,也就是女性不宜吃超過4顆(20公克)、男性不宜吃超過4.5顆(22.5公克)方糖。
如果光看糖含量的公克數仍覺得概念模糊,可以直接再換算成主食份量來看,也就是每15公克糖就相當於1份主食的熱量,吃入30公克的糖,就等於是吃了半碗白飯(即2份主食)的熱量,但其實糖類的營養價值卻無法取代醣類的。
小心6大血糖飆升的飲食陷阱!
許多人愛吃白色食物如白飯、麵包、麵條等澱粉類(碳水化合物),還有從小愛吃蛋糕、甜點等精緻食物,也愛吃油炸食物及速食,更愛喝含糖飲料,這些台灣人愛吃的美食,導致國人的飲食失控,血糖容易飆升,這些「糖」或「醣」的飲食陷阱,劉怡里逐一進行解析。
1.澱粉類食物:
幾乎每天都會吃的白飯、白麵包、白麵條、白饅頭等「白色食物」,都屬於高GI(升糖指數)食物,也多是精緻食物,吃過量的話,飯後血糖值會偏高。
2.糕點類食物:
好吃的糕點如鳳梨穌、餅乾、酥餅、蛋糕和?子等,是下午茶最受歡迎的點心,這些糕點製作過程中,少不了要添加白砂糖、冰糖、蜂蜜、果糖或高果糖糖漿,以及鮮奶油、奶油、蛋糕粉等反式脂肪,由於是高油、高糖的食物,稍一不慎吃得太多,血糖容易飆高。
3.含糖飲料:
汽水、可樂或手搖杯的珍珠奶茶等都是含糖飲料,是明顯的「糖」食,最常見添加的是果糖。研究發現,吃太多果糖,對人體不好,會產生胰島素阻抗,血糖太高,影響人體的代謝作用,長久下來就容易罹患糖尿病。
4.奶類:
很多人不知道牛奶中含有醣分,原本補充鈣質1天喝1、2杯就夠,但有些老人以為可補充蛋白質,照3餐喝,甚至1天喝到5杯,醣量攝取因而增多,容易影響血糖變化。
5.油炸類食物:
油炸食物如鹹酥雞、雞排、漢堡、薯條等,除了油炸裹粉含澱粉類,高油脂、高熱量,會影響糖類和脂肪的代謝,更不利於血糖的控制,糖尿病患更要減少食用。
6.水果:
芒果、荔枝、榴槤等是高甜度、高熱量的水果,一到夏天,就容易吃過量而導致血糖升高;但也要特別注意,甜度不高的芭樂半顆或奇異果1.5顆,就相當於1份(半碗)水果,還有口感酸的檸檬2顆,也相當於1瓶養樂多的含糖量,更容易因為吃太多而讓血糖上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